专访 | 鲜花与笑脸背后,再看岳敏君
上世纪90年代,岳敏君笔下标志性的“笑脸”形象,使他成为最早一批进入国际视野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那些色彩强烈且表情空洞的大笑之人,衬合了时代巨变下个体在物质狂欢夹缝间的不安与失落,也是艺术家对于群体性信仰丧失与精神空虚的经典隐喻。在谈到自己早期的创作时,岳敏君说:“‘笑脸’系列是从一种历史观的角度来看我们自身的命运,所以我采用一种夸张的笑脸表情来传达这一主题。‘笑脸’系列都是善意地反思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是积极的面对未来。”
而这种时时与社会现实产生共振的观察与思考方式,也始终贯穿在岳敏君的创作之中。在看似沉寂的过去十年时间里,岳敏君也一直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状态,并寻找着新的创作契机——“过去十年,我一直在研究探索,寻找艺术创作新的可能性。在时间分配上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思考创作,保持一种研究的状态。”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岳敏君在中国⻄南边境的云南大理生活了几个月。明媚的阳光与绚烂的花海在冲淡了艺术家内心里受疫情影响的阴霾的同时,也促使岳敏君产生了新的创作思考,他说:“我在大理时,正逢春天,四处盛开的鲜花也让我开始思考:人为什么喜欢花?尤其是盛开的花。在特殊的节日里,或者赞美美好事物的时候,我们时常用花代表所谓快乐的心情。因此面对花的时候驱使我思考其背后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用花来代替很多东西。”
基于这种思考,岳敏君创作了一批以“花”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并在画中用妖冶怒放的花朵代替了以往大笑的面孔,然而这种美好在艺术家看来是具有粉饰性的——“花是用来歌颂美好的象征之物,还是用来规避或粉饰虚假的浮光掠影?”——当人物的表情被藏匿于花朵背后的时候,花既是一种张扬的表态,也是一种蛮横的遮蔽:在艳丽的花瓣背后,悬挂在人物脸孔上的是笑容?还是泪水?亦或是某种没有确切含义的模糊或空洞?
同时,当画中人物的面孔被不同的花朵所遮蔽之后,他们的身份特征也只能通过服饰、形态、动作等方面的差异,来由观众自己脑补出隐藏在“美丽”之下的“真相”。而这种无法被确切把握的“真相”,却又与“谎言”一样的缥缈与虚空。我们能在“真相”中获得什么?我们又会在“谎言”中失去什么?
在这里,岳敏君仿佛用自己的新作品,为观众设置了一道道永无穷尽的猜谜游戏,而作为这些艳丽谜语的制造者,岳敏君在想些什么呢?
99艺术网:2020至2021年,您创作了一系列用花朵替代人物表情的作品,这批作品最初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岳敏君:冬天在海南期间看到无数繁花似锦的花坛,我在想花的后面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总是用花来装饰我们的生活,花不就是开口大笑的植物吗?
99艺术网:在您的这批作品中,原本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花朵,却更像是一种掩饰人物真实情绪的面具,对此您怎么看?
岳敏君:是的,花朵已经转化成遮蔽事情本身的象征物。“笑脸”系列还是一个对自然与人的遮蔽,但也提出一个疑问,就是笑的背后是什么。“花”系列不仅隐藏了过去的笑脸,更增加了一层寓意:实际上花既有一种社会性,也有一种历史性在其中。
99艺术网: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源似乎很复杂,有些是名人,有些又像是来源于老照片或身边的朋友,创作时您如何选择人物的原型?
岳敏君:原型是有所指的名人对应的是真实,老照片对应的是历史,身边的朋友对应的是真诚。
99艺术网:在2021年新创作的“毕加索系列”中,您将自己标志性的“笑脸”植入到毕加索的经典作品中,为什么会创作这个系列作品呢?
岳敏君:为了借用作品中的能量,转换出叠加效应。
99艺术网:在您此前的作品中,也经常会将笑脸置入到不同的美术史经典作品,或著名的历史人物形象之内,您似乎很喜欢“篡改”经典?您认为自己的创作风格一直在变化吗?
岳敏君:我觉得是借用。
在我的艺术创作生涯中,风格主题会随时变化,并不断产生新的。我同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艺术最可贵的地方就是瞬息万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99艺术网:您即将在香港举办的个展“拈花一笑”的展览标题来源于禅宗经典,禅宗对您创作有什么影响吗?您如何理解艺术?
岳敏君:禅宗为我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思考路径。
对我来说,艺术是一种可以进入创作自由表达的境地,同时也能变成和伦理习俗抗争的工具。
end
99好物推荐
往期精彩 / REVIEW